2025年11月19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和Michael Spence來港出席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5,其間接受訪問,分享對貿易戰和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真知灼見。
近年全球受貿易戰陰霾籠罩,經貿秩序遭嚴重破壞。曾公開反對中美之間設置貿易壁壘的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E Stiglitz認為,貿易戰對美國的傷害大於中國。
他指出,在貿易戰下,市場無法預期關稅會增加還是減少,也不知應從何處採購原料,進而窒礙投資,更擾亂全球供應鏈。
Joseph E Stiglitz認為,美國實施關稅的過程無策略可言,且製造業回流當地的預期效益未有實現。儘管少數特定領域的就業情況略有改善,但製造業的整體就業人數相信已下降。
在經濟前景不明之際,Joseph E Stiglitz指,香港一直擔當內地和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關鍵。他解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可能縮減,但對非洲的出口增加,香港作為商業投資樞紐和金融中心,擁有洞察全球市場的靈活性,地位更見重要。
香港積極發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產業。同樣在2001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身兼特首顧問團創新與創業小組成員的Michael Spence認同政府在提供服務時可好好利用人工智能,又建議特區政府在推動相關政策時,讓各行業均衡發展。
他表示,要在經濟領域中盡收人工智能之效,必須讓人工智能滲透整個經濟體系。從過往的數字轉型經驗來看,往往僅有少數界別和企業遙遙領先,其餘則大幅落後,繼而拉開巨大差距,惟這種模式並不可取。要確保人工智能順利滲透至整體經濟,政府、公共政策、公私營合作均扮演重要角色。這與香港在不同界別推動人工智能應用不謀而合。
兩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昨日在特首政策組主辦的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5上發表演講,並與行政長官李家超會面,就香港經濟、創新科技、教育等議題交流。